你有多久沒好好坐下,聼聼你心愛的人説話了?
這是今天坐在巴士車窗前,看著藝術中心外來去匆匆的人群,心中划過的一道問題。
是的!你有多久沒有靜靜坐著,同時雙眼凝視著在你面前的爸爸、媽媽、孩子、丈夫、妻子、愛人或是你的朋友説話了?上一次很細心聆聽,不打斷,也不在他(她)訴説完自己的事情前就下了心裏的判斷,又是幾時的事了呢?
每個人都希望能被人聆聽,不論年紀大小。不是嗎?寫的作文在學校裏不但被老師稱讚了還得了全國賽特優獎,開心地想把這件事告訴媽媽;孩子在學校裏運動時跌傷骨折不能動要馬上進院,真令人擔心,想馬上告訴老公這件事;一個無理取鬧的顧客不講理的駡人,真是氣人,想向女朋友吐苦水訴説自己的委屈;戲院裏剛上演的《肉丸子的天空》真好看,想和朋友分享戲裏精彩有趣的内容... ...開心、傷心、興奮、氣憤、理想、抱負,你都會很想身邊的人傾聼你的訴説、分享和分擔吧?那你是否也願意從心聆聽他們的故事了呢?
每一天我們都要花好多時間來處理各種大小事務,因此,“我很忙等下才講”、“我在趕著明天會議時要用的報告別先來煩我”、“我很累了明天才講”,也許就是拒絕和被拒絕時,我們常用或常聽到的話吧!自己的感受不說,那麽你是否注意過被你一次又一次拒絕的那個人,臉上失落的樣子和失望的眼神?忙坏,或是累坏的你沒留意到吧?
願意傾聽身邊的人,尤其是你心愛的人的心聲,其實就是給于他們最大的支持和鼓勵,也是最大聲的啦啦隊。燈不點不亮,話不說不明。不管是怎樣的一段關係,只有先多聼少說,才能了解到對方的想法、做法,進而給予輔導或建議,如此才能真正進入對方的内心世界。
曾經,訓練營裏有個十四嵗的男孩,帶了副眼鏡,嘴唇厚厚,個子不高,但身手敏捷。“你們要我這麽做,我偏不做,看你們能拿我怎麽樣?”你會對說出這句話的孩子有何想法?他可是在入營的第一天就因爲故意犯規而取得兩張紅卡的傳奇人物(注:在訓練營裏凡犯規取得三張紅卡者就得退營)。“好!那你想怎麽做?說吧!你說得合理,同組的組員也認同,就允許你這麽做,說到做到。”“這麽好?好!你說的哦!”結果,他的樣子看上去雖不大相信,但他還是一股腦的把心裏所有的想法和要求提出來。然後,導師和組員們針對他提出來的想法和要求,和他一起討論、分析其合理性、利害以及可行性。當然,他提出的一些合理要求,如:要多吃兩塊雞腿是被允許的,只是當大家都用了有剩餘的雞腿之後。我們也依據協議,讓他進行大家都認同合理可進行的事。由於是大家一起討論出來的結果,他欣然接受,也不再繼續故意犯規,順利完成了這個訓練課程,還有很優秀的表現。
有時,會常聽到一些家長投訴“我的孩子很不聽話”,甚至是還有家長投訴“孩子會撒謊了”。其實,問題出在哪裏?孩子本來就這麽坏嗎?不,不盡然是這樣。爸爸媽媽需要學習放緩自己給答案的速度和那顆心,徹徹底底地聆聽完孩子講的話,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,引導他自己做出應該的選擇,更不要以自己的經驗來為孩子作了決定,不要擔心孩子會受到一些挫折,要讓孩子學習安排。每個孩子都渴望自己能夠成長、受人欣賞,希望生理、社會情感、智能和心靈上的需求都被照顧到,也希望被別人以“一個完整的人”來對待,對自主權也有渴望的欲望。爸爸媽媽肯定會很努力滿足自己的孩子,但還是不容易滿足孩子們的各項需求。孩子會產生被接納、仁慈、被愛,不是基於被滿足外在的需要而已。
至於孩子會説謊,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覺得這樣做大人才不會生氣啊!身為大人的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,不只要聆聽孩子讓人高興的真話,也要聼讓人不高興的真話,接受真實的他。當孩子還幼小時,是還不能很好的區分自己的意願與權威的要求,因此很可能只重視服從權威帶來的效果。想想儅孩子說了實話后,大人的反應很激烈,那麽,他還會想說實話嗎?不如不說,或說假話掩飾問題好了。不願聆聽真實不好聼的話,我們不是間接造成這個結果的人嗎?因此,如果不想孩子説謊的話,就是不要為孩子製造撒謊的機會,激發防禦性謊言;儅孩子説謊時,也不要表現得歇底斯利,或是充滿説教與批評,讓孩子誤認爲,大家不愛聼難聽的真話,說好聽的假話大人才會愛聼。
記得另一次的訓練營裏,有個十七嵗長得高高瘦瘦,很可愛的女孩,她看上去總是悶悶不樂的,參與活動時很敷衍,討論時只是聼的時間較多,不愛發表;大家一起笑的時候,她雖然也會哈哈發出笑聲,可是能察覺到是皮笑肉不笑。直到第四天晚上,勞累的他們進行完了整天的活動,包括了其中一項角色扮演后。她演媽媽的角色,需要為全家大小準備食物。在繁星點點的星空下,全組組員都圍坐一起來談心了。談的是自己的家庭、自己的家人。輪到她時,她低著頭細細緩緩地說了“我的爸爸媽媽剛剛離婚了”,接著她就哽咽,再來就嚎啕大哭。“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辦好?他們每天都吵架,還打架。我真的很怕!”“爲什麽他們要這麽做?”“我和弟弟妹妹以後怎麽辦?”看著這個悲傷的女孩,真的感到很心酸。這些話隱藏在她的心裏多久了?害怕無助的她不知面對了多少這個年紀不應有的壓力,而不知向誰申訴。哭吧!孩子!現在的你是安全的。組員們都極力安慰她,還有人陪她一起哭呢!那晚,她哭得很累,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場!雖然,我們都無法幫她解決父母的婚姻問題,她還是一樣要面對,但是,她知道在生命裏,有一群願意在她最脆弱的時候聆聽她内心悲傷恐懼,也願意支持她的朋友。當然,還是在營期之後和這個孩子以及她的家長有頻密的接觸。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互相諒解、溝通是非常重要的。
如果愛你身邊的人就留一些時間好好誠心的聆聽他們心裏的話,讓對方覺得被關注、被愛,也感受你的體貼和關懷。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感到溫暖,就是這私密的聲音被誠意傾聽,讓心有了個落腳的地方,被安撫了。
別忘了,除了儅一個傾訴者,也要記得要儅一個用心的聆聽者。
這是今天坐在巴士車窗前,看著藝術中心外來去匆匆的人群,心中划過的一道問題。
是的!你有多久沒有靜靜坐著,同時雙眼凝視著在你面前的爸爸、媽媽、孩子、丈夫、妻子、愛人或是你的朋友説話了?上一次很細心聆聽,不打斷,也不在他(她)訴説完自己的事情前就下了心裏的判斷,又是幾時的事了呢?
每個人都希望能被人聆聽,不論年紀大小。不是嗎?寫的作文在學校裏不但被老師稱讚了還得了全國賽特優獎,開心地想把這件事告訴媽媽;孩子在學校裏運動時跌傷骨折不能動要馬上進院,真令人擔心,想馬上告訴老公這件事;一個無理取鬧的顧客不講理的駡人,真是氣人,想向女朋友吐苦水訴説自己的委屈;戲院裏剛上演的《肉丸子的天空》真好看,想和朋友分享戲裏精彩有趣的内容... ...開心、傷心、興奮、氣憤、理想、抱負,你都會很想身邊的人傾聼你的訴説、分享和分擔吧?那你是否也願意從心聆聽他們的故事了呢?
每一天我們都要花好多時間來處理各種大小事務,因此,“我很忙等下才講”、“我在趕著明天會議時要用的報告別先來煩我”、“我很累了明天才講”,也許就是拒絕和被拒絕時,我們常用或常聽到的話吧!自己的感受不說,那麽你是否注意過被你一次又一次拒絕的那個人,臉上失落的樣子和失望的眼神?忙坏,或是累坏的你沒留意到吧?
願意傾聽身邊的人,尤其是你心愛的人的心聲,其實就是給于他們最大的支持和鼓勵,也是最大聲的啦啦隊。燈不點不亮,話不說不明。不管是怎樣的一段關係,只有先多聼少說,才能了解到對方的想法、做法,進而給予輔導或建議,如此才能真正進入對方的内心世界。
曾經,訓練營裏有個十四嵗的男孩,帶了副眼鏡,嘴唇厚厚,個子不高,但身手敏捷。“你們要我這麽做,我偏不做,看你們能拿我怎麽樣?”你會對說出這句話的孩子有何想法?他可是在入營的第一天就因爲故意犯規而取得兩張紅卡的傳奇人物(注:在訓練營裏凡犯規取得三張紅卡者就得退營)。“好!那你想怎麽做?說吧!你說得合理,同組的組員也認同,就允許你這麽做,說到做到。”“這麽好?好!你說的哦!”結果,他的樣子看上去雖不大相信,但他還是一股腦的把心裏所有的想法和要求提出來。然後,導師和組員們針對他提出來的想法和要求,和他一起討論、分析其合理性、利害以及可行性。當然,他提出的一些合理要求,如:要多吃兩塊雞腿是被允許的,只是當大家都用了有剩餘的雞腿之後。我們也依據協議,讓他進行大家都認同合理可進行的事。由於是大家一起討論出來的結果,他欣然接受,也不再繼續故意犯規,順利完成了這個訓練課程,還有很優秀的表現。
有時,會常聽到一些家長投訴“我的孩子很不聽話”,甚至是還有家長投訴“孩子會撒謊了”。其實,問題出在哪裏?孩子本來就這麽坏嗎?不,不盡然是這樣。爸爸媽媽需要學習放緩自己給答案的速度和那顆心,徹徹底底地聆聽完孩子講的話,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,引導他自己做出應該的選擇,更不要以自己的經驗來為孩子作了決定,不要擔心孩子會受到一些挫折,要讓孩子學習安排。每個孩子都渴望自己能夠成長、受人欣賞,希望生理、社會情感、智能和心靈上的需求都被照顧到,也希望被別人以“一個完整的人”來對待,對自主權也有渴望的欲望。爸爸媽媽肯定會很努力滿足自己的孩子,但還是不容易滿足孩子們的各項需求。孩子會產生被接納、仁慈、被愛,不是基於被滿足外在的需要而已。
至於孩子會説謊,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覺得這樣做大人才不會生氣啊!身為大人的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,不只要聆聽孩子讓人高興的真話,也要聼讓人不高興的真話,接受真實的他。當孩子還幼小時,是還不能很好的區分自己的意願與權威的要求,因此很可能只重視服從權威帶來的效果。想想儅孩子說了實話后,大人的反應很激烈,那麽,他還會想說實話嗎?不如不說,或說假話掩飾問題好了。不願聆聽真實不好聼的話,我們不是間接造成這個結果的人嗎?因此,如果不想孩子説謊的話,就是不要為孩子製造撒謊的機會,激發防禦性謊言;儅孩子説謊時,也不要表現得歇底斯利,或是充滿説教與批評,讓孩子誤認爲,大家不愛聼難聽的真話,說好聽的假話大人才會愛聼。
記得另一次的訓練營裏,有個十七嵗長得高高瘦瘦,很可愛的女孩,她看上去總是悶悶不樂的,參與活動時很敷衍,討論時只是聼的時間較多,不愛發表;大家一起笑的時候,她雖然也會哈哈發出笑聲,可是能察覺到是皮笑肉不笑。直到第四天晚上,勞累的他們進行完了整天的活動,包括了其中一項角色扮演后。她演媽媽的角色,需要為全家大小準備食物。在繁星點點的星空下,全組組員都圍坐一起來談心了。談的是自己的家庭、自己的家人。輪到她時,她低著頭細細緩緩地說了“我的爸爸媽媽剛剛離婚了”,接著她就哽咽,再來就嚎啕大哭。“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辦好?他們每天都吵架,還打架。我真的很怕!”“爲什麽他們要這麽做?”“我和弟弟妹妹以後怎麽辦?”看著這個悲傷的女孩,真的感到很心酸。這些話隱藏在她的心裏多久了?害怕無助的她不知面對了多少這個年紀不應有的壓力,而不知向誰申訴。哭吧!孩子!現在的你是安全的。組員們都極力安慰她,還有人陪她一起哭呢!那晚,她哭得很累,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場!雖然,我們都無法幫她解決父母的婚姻問題,她還是一樣要面對,但是,她知道在生命裏,有一群願意在她最脆弱的時候聆聽她内心悲傷恐懼,也願意支持她的朋友。當然,還是在營期之後和這個孩子以及她的家長有頻密的接觸。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互相諒解、溝通是非常重要的。
如果愛你身邊的人就留一些時間好好誠心的聆聽他們心裏的話,讓對方覺得被關注、被愛,也感受你的體貼和關懷。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感到溫暖,就是這私密的聲音被誠意傾聽,讓心有了個落腳的地方,被安撫了。
別忘了,除了儅一個傾訴者,也要記得要儅一個用心的聆聽者。
0 意見:
Post a Comment